他們
不忘立德樹人初心,勇?lián)虝耸姑?/span>
從心出發(fā)培根鑄魂,春風化雨啟智潤心
他們
是堅守長水的耕耘者
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護花使者
今年
是長水教育集團云南長水(衡水)實驗中學
走過的第八個年頭
回望走過的歷程
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線教師
那些關于愛與奉獻的故事
正是這校園里最亮麗的風景
施艷玲,來自云南省玉溪市。從事教育工作十二載。在長水教育集團云南長水(衡水)實驗中學玉溪校區(qū)擔任高中政治老師及班主任。從教以來,多次榮獲“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師”“新時代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所帶班級成績高于同類型班級。
【故事】
“遇見,即是緣分。我會善待每一個學生,陪伴他們一起成長,為他們點亮心中那道知識、夢想之光。用心、用情、用力、用愛去指引他們奔向遠方,擁抱屬于他們的星辰大海?!?/span>
做老師是最正確的選擇
彈指一揮間,施艷玲在三尺講臺上已走過十二載春秋。2009年,大學畢業(yè)的施艷玲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背上行李踏上大城市的旅途,而是選擇留在家鄉(xiāng)玉溪,成為一名老師。談到為何想成為一名老師,施艷玲想了想,笑著說:“在我學生時代,我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他們帶給我的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擴展上,還有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新角度,更加篤定了我想成為一名老師的決心?!?/span>
施艷玲和學生
選擇教育事業(yè),選擇留在家鄉(xiāng),得到了家人大力的支持與鼓勵,這給了施艷玲足夠的信心、勇氣?!霸诩亦l(xiāng)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離家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還能把自己所學、所見、所識、所知傳遞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幫助他們打開思維,開闊眼界?!笔┢G玲說道?;厥资曜哌^的路程,每一幕都清晰的印刻在腦海中?!皬慕淌陙?,每一步都是我成長的最好見證,每一個學生都是我用心雕刻的最好‘作品’?!笔┢G玲說,看到孩子們都在努力追趕自己的夢想時,我就覺得做老師是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
施艷玲所獲榮譽(部分)
是班主任,更是“媽媽”
“起得早,睡得晚”是長實中班主任日常寫照。
每天清晨6:15,施艷玲總是第一個到達操場,等著孩子們跑早操;每天23:00以后,看著孩子們都按時睡下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只要學生們有需要,她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盡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與困難。
施艷玲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她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念在嘴里、掛在心里。去年9月,懷孕8個月的施艷玲并沒選擇提前休假,而是拖著沉重的身體堅持與學生們站在一起,她說:“我擔心孩子們不能很快適應新班主任,會鬧情緒,我多待一天,多陪陪他們?!?/span>
施艷玲與孩子
臨近生產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施艷玲不得不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暫時離開她心心念的孩子們回家待產。即便回到家,施艷玲也“身在曹營心在漢”,時刻掛念著她的“孩子們”:“我不在,那群‘搗蛋鬼’是不能全心投入到學習中的?!?/span>
在孩子剛滿月的時候,施艷玲把媽媽叫來幫忙照看孩子,她主動申請要回到教學崗位上。學校領導體諒她的辛苦,讓她休完產假后再回學校,施艷玲卻說:“新學期,班里的孩子們更需要我?!?/span>
施艷玲與學生合影
一回到學校,施艷玲就忙著制定新學期計劃,準備班會課內容,提前備課,只為了給學生們呈現(xiàn)最佳的課堂效果。孩子們看到施艷玲回來了,簇擁而上,激動不已。“施姐,您終于回來了?!薄笆├蠋?,我們都很想念您!”“施老師,您回來了,真好!”每一句都暖到了施艷玲的心坎上。新學期,工作繁忙,施艷玲總是很晚才能回到家,看著熟睡中的孩子,施艷玲一陣心酸,眼含淚水,但是她堅信等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支持她的選擇,并以她為榮。施艷玲“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愛,在學生們心里,她不單單是班主任,更是默默守護他們的“媽媽”。
汲取更多知識,遇見更優(yōu)秀的自己
從教多年,經過歲月的沉淀與洗滌,施艷玲變得更加成熟穩(wěn)重,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書寫了很多動人的育人故事。在施艷玲看來,之前所有的成績都是過去式,未來更需要努力。所以,她抓住任何一個提升、進步的機會。空余時間,她會與青年教師們一起聊聊天,為自己的思想注入新鮮血液,還會向資深的老師們請教,給她指出不足之處,以此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斑@些年來,幸得集團的用心栽培,我得到了快速成長,讓我在教育這條路上站住腳,穩(wěn)住根。”施艷玲說道。施艷玲說:“只有不斷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yǎng),才能與學生進行深度對話?!睉{借扎實的基礎和過人的學識,施艷玲所撰寫的文章《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在《中國教師》發(fā)表,并在“全國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榮獲優(yōu)秀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
施艷玲不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只會埋頭“啃書”,她希望自己教的學生是一個有愛的、溫暖的人。所以,每個學期施艷玲都會組織班上同學在校園各個角落撿拾垃圾,讓學生們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勞動。通過這堂室外課,讓學生們明白“舉手之勞”,也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
“ 施老師的故事只是長實中眾多老師中的一個縮影也是長實中教育人的縮影在長實中每個人都懷揣教育夢想和情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只為讓每個學生都出彩
”